促進全區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近日,記者從黔江區相關部門了解到,為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空間布局,促進全區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壯大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結合全區農業產業發展實際,黔江區出臺《黔江區農業產業化獎勵扶持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支持農業產業發展。
辦法指出,自辦法施行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凡在黔江區注冊并從事農業產業的農業企業、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產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主體及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機構均可適用。獎勵扶持范圍涵蓋糧油產業、生豬產業、肉(奶)牛產業、蠶桑產業、烤煙產業、蔬菜產業、水產養殖業和其他特色產業及新型經營主體,特別是對 “糧油桑豬(牛)”主導產業和“煙果漁菌(藥)”等特色規模產業予以重點支持。
依據辦法,黔江區支持優質糧食規模種植和稻油輪作油菜規模種植,對符合國家要求且規范化種植面積達到50畝(含)以上的經營主體,優質稻每畝補助300元,特色甘薯和馬鈴薯每畝補助250元;稻油輪作規范化種植面積達到20畝(含)以上,每畝補助200元。支持生豬產業發展,免費對全區生豬品種進行良種化,對新建年出欄1000頭規模的標準化豬場,每場一次性補助10萬元,每增加出欄規模1000頭,補助標準增加10萬元,單場補助總額不超過500萬元;對經申報審批新引進的二雜及以上標準母豬每頭補助1000元。對生豬實行強制免疫并對強制撲殺及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進行補助。
依據辦法,政府免費支持全區能繁母牛養殖場(戶)肉牛品種改良,對全區飼養牛5頭以上的養殖場(戶),當年新生母犢牛給予每頭1000元的補助,以支持能繁母牛擴群增量。支持肉牛標準化養殖場建設和新建奶牛場發展,對養殖規模50頭以下的,按每頭2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對養殖規模50頭以上的,先按每場10萬元給予一次性補助,以后每增加10頭規模,增加一次性補助3萬元,單場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新建1000頭及以上規模標準化奶牛場,從區外購進優質奶牛按每頭5000元給予補助。支持牧草種植。新型經營主體種植皇竹草、蘆柑草、芭蕉草、動物蛋白菜等多年生牧草達25畝(含)以上的,按照一次性每畝6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
辦法支持蠶桑產業發展,對每畝新建桑園補助1350元,用于種苗、栽植底肥、地膜等。對桑蠶繭生產補助實施共育補助、桑蠶病蟲害統防統治補助、桑園管理肥料補助、養蠶戶培育補助。對養蠶設施建設進行補助,新建1個30平方米的鋼架雙層隔熱養蠶大棚,每個補助5100元;支持以脫貧村、脫貧戶為重點的老舊蠶房改擴建工作,對改擴建1個30平方米合格的室外養蠶大棚,一次性補助2000元。按鄉鎮當年蠶繭增量,對鄉鎮低效閑置桑園提質增效每擔補助300元,并對桑地(大棚)間作(輪作)補助。辦法支持烤煙產業發展,按每畝250元的標準給予烤煙生產物資投入補助,按上一年度的煙葉稅提取10%以上建立煙葉生產基礎設施管護資金,用于對烘烤場、育苗大棚、烤房設施、烤煙路的維修補助。
辦法支持蔬菜產業發展,對連片50畝以上認定為新建設施農業保供的蔬菜基地,按每畝1000元的標準給予生產投入一次性補助。對食用菌產業,新建食用菌簡易大棚、新建噴淋系統、新建菌架、新建烘干設備均有補助,食用菌龍頭企業、種植戶建成300立方米食用菌冷藏庫補助5萬元。對羊肚菌生產專項補助,羊肚菌菌種補貼標準為800元/畝,2023年菌種補助下調20%。推行羊肚菌種植收益保險政策,保費標準500元/畝(其中財政補助每畝400元,種植戶自籌畝100元)。
支持老舊漁業專用塘升級改造,對符合老舊漁業專用塘進行標準化改造的按每畝1000元的標準、尾水處理設施按每畝2萬元的標準給予基礎設施一次性補助。支持稻漁綜合種養,對按標準新建面積達到10畝以上的,按每畝500元的標準給予基礎設施一次性補助。按照《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范》相關規定投放魚種,分類補助魚種費用,新建稻漁面積10畝以上的,每畝補助魚種費200元;加大山坪塘及中小型水庫的漁業開發利用,山坪塘每畝補助魚種費200元,中小型水庫每畝補助大宗魚種費100元。
辦法鼓勵發展水果、優質李子、青蒿等其他特色產業發展,對集中成片50畝以上的獼猴桃、柑桔老果園按每畝10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進行品種改良。對2021年新建的10畝以上李子基地,每畝補助管護費200元,鞏固發展。對青蒿種植戶按回收產量每公斤補助2元,對青蒿種子按實際用種量給予補助。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對認定為國家級、市級、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分別一次性補助50萬元、10萬元、1萬元。支持農業品牌創建,對獲得國家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定,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農產品原產地保護備案認證、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獲得國家級名牌農產品稱號、國家馳名商標和獲得國家級(涉農)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認定的,以及獲得市級名牌農產品認定的,重慶市公用品牌巴味渝珍授權用標農業企業、獲得市級(涉農)重慶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認定的均有相應獎勵。(記者 王仿)